2025年,少林寺住持释永信被查,其“佛光”骤然暗淡,曾被热捧的墨宝顷刻间沦为废纸。 浙江一位老板五年前斥资五千万,拍下释永信亲笔《禅茶一味》,将其视为“镇宅招财”的宝物,更投保千万,置于恒温恒湿的展柜之中。如今,这幅长达三米、单字价值曾高达一百六十六万,甚至超过黄金价格百倍的行书作品,在法院查封其资产时,评估价仅剩区区八万元。 其当初豪言“买的是方丈光环,不是书法”,如今成了资本市场崩盘的残酷注脚。
同一时期,郑州藏家王强苦涩地以六百元的价格,甩卖了他2019至2021年间分批购入的三幅《心经》,总成本高达九百万。这笔交易,让他账面损失高达九百万的1.5万倍。 他在地摊上绝望地喊着:“给钱就卖!”,无力回天。 另一位工厂老板,五年前花了五百万购入的“招财匾”,如今也被废品站以“贵重废纸”的名义处理,仅仅因为其裱框使用了红木,才得以稍稍提升价值。
这并非个例。2025年7月,曾在郑州某废品站,工人发现一幅被丢弃的字画,正是那幅曾以天价成交的《禅茶一味》。工人撕开裱框,随意地嘟囔着:“洒金宣纸比普通纸贵点,十二元一斤!”,最终这幅字画以不到二百元的价格被称重回收。 同一周,北京潘家园的地摊上,印有“少林住持”字样的《心经》册页,以五十元的价格叫卖,摊主甚至还吆喝着“买字送开光手串!”,昔日的神秘光环,如今已荡然无存。 另一位藏家,2020年以二百三十万购入的《少林禅杖图》,如今想割肉止损却发现当初的中介电话已成空号,承诺保底的基金公司也早已注销。
展开剩余55%市场崩盘的速度,远超少林功夫的拳风。微信收藏群里充斥着九十九条“急售释永信字画”的信息;二级市场报价跌破原价的百分之一;浙江多家拍卖行紧急撤拍三十八件释永信相关的作品。 这一切都始于2025年7月15日,少林寺官网通报了释永信被查的三大罪状:挪用香火钱投资海外高尔夫球场;豪掷十七亿六千万购买新西兰牧场;以及非婚生子及多名女性关系曝光。
这场资本狂欢的背后,是释永信自1994年少林寺起诉“少林寺牌火腿”侵权胜诉后,便开始显露的商业天赋。 他敏锐地意识到宗教符号的法律价值及商业潜力。 截至2022年,少林寺已注册六百六十六个商标,涵盖汉堡、洁具、游戏等四十五个品类。 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核心操盘手,将“少林”IP转化为资本,通过联名款功夫鞋、NFT数字藏品等方式获利。 更隐秘的操作包括将十年预期门票收入打包成理财产品提前套现八亿元,以及与银行合作推出“功德储蓄”等金融产品。
2019年春拍,北京保利拍卖会上,释永信的《金刚经》长卷拍出三百万高价,买家多为江浙地区的企业家,有人直言“方丈说挂公司能避税”。 同年,郑州某拍卖行甚至将释永信的作品包装成“金融法器”,附赠少林药局“开光灵芝”,并承诺三年内可原价回购,还捆绑“少林禅修VIP名额”。 而2019年,一位投资者购入释永信题写的“佛”字牌匾,悬挂于办公室正墙,2025年拆下时却自嘲道:“这木头框子值两百,墨迹算白送。” 当初的拍卖手册承诺持有满三年,价值翻五倍,如今却成了一个讽刺的笑话。 释永信的商业帝国,最终轰然倒塌,留下的只有资本市场中一片狼藉,以及无数投资者血淋淋的教训。
"
发布于:四川省顺阳网-免息炒股配资-专业在线配资-在线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